证爱网携手国内顶级家庭教育专家,如果您的家庭有夫妻不和谐、孩子沉迷游戏厌学抑郁等问题,请加微信y4882693咨询。

楊龍根(男-1950-浙江松陽)

出自证爱网见证爱
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

楊龍根,男,1950-1980,曾用名楊北斗,出生於浙江麗水地區松陽縣,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縣。

人生經歷

左上角為楊龍根
左上角為楊龍根

1950年農曆4月24,出生於浙江麗水地區松陽縣,父楊志高民國年間歷任金華浦江縣長、松陽縣國民黨黨部秘書長、代縣長,解放前夕去職。

本名叫楊北斗,家住松陽南門老街潘祠前弄2號,出生時已經是解放後,在松陽老街(現明清古街)度過了童年,童年時代經歷了新中國各項運動,三反五反,三年饑荒時期。

因條件困難,文革後基本沒留下照片,這張照片為楊龍根三兄弟和小舅舅小舅媽一家,後排左上角為楊龍根,後右為大舅潘鐵英家表姐潘麗明,中間從左到右為楊文斗,小舅媽,小舅舅潘宗法,前排抱着為表弟潘松軍,前右為幼弟楊文亮。

1964年小學畢業,學業優秀,只因家庭成分和時代原因沒有繼續讀中學;

1966年,16歲的楊北斗到成屏一級電站工地工作兩年;

1968年,響應國家號召,報名知青下鄉去新疆,因人長得瘦小,沒有通過篩選,改為下放鬆陽縣水南鄉潘村;

期間有一戀人,為鎮上一商戶女兒,因父親曾在國民政府任職,家裏成分不好,對方父親堅決反對,無果而終;

下放到潘村後,改名楊龍根;

到1974年的六年間,在潘村學習農活勞作,期間以毛筆字出色聞名鄉里,逢年過節,家家戶戶都請他寫對聯,鄉政府寫通告之類有時也邀請他去寫,也擔任過村裏的會計,和同時下放潘村的知青蔡先明、潘紹喜來往密切;

1974年,經介紹和潘村王高明的女兒王壇弟結婚;

1975年農曆11月21,大女兒楊淑萍出生;

1976年,攜妻子和女兒到杭州訪親,遊覽西湖,住二姑楊仲熙家,同年用二姑贊助的200元再加上借款,在親友們的幫助下,在潘村蓋起房子,一家人終於有了遮風避雨之處;

1977年農曆11月10日,二女兒楊淑紅出生(原名楊淑暉);

1978年農曆12月10日,兒子楊海平出生;

1980年初,知青開始返城,當時未成家的知青已經先返回城裏,成家的知青還要等安排,也是因家庭成分等原因,最後安排到供銷系統,去水南鄉橫山村負責代銷店;

在橫山村代銷店工作半年後,突然生病,送到麗水就醫,當時醫療條件不好,只知道血液不好,疑為急性白血病,農曆6月24病逝於潘村。

葬潘村後山,2018年遷葬到雙童山西麓,點這裏導航到墓地位置

親屬關係

人物關係人名備註
父親楊志高
母親潘素婉
王壇弟壇為生僻字【石玄】
大女兒楊淑萍
二女兒楊淑紅文松收養,曾用名:楊淑暉
兒子楊海平
大哥楊文松
三弟楊文斗
幼弟楊文亮
外公潘紹峰
外婆闕東鳳
外孫王儒正母淑紅
外孫女占笑妍母淑萍
孫女徐槿父海平,曾用名:楊徐槿
孫女楊菱紗父海平


親情回憶

兒子-楊海平:
爸爸去世時我才二周歲不到,對爸爸完全沒印象,對爸爸的印象都來自親人和隔壁鄰居的描述,從小聽着村民們描述爸爸的事跡長大,每個人首先提到的就是他一手漂亮的毛筆字,很聰明,要不是文革,肯定是給大學生之類。
這樣的輿論氛圍也對我的學業產生了正向影響,每次成績差了就會有種羞恥感,讓我即使跟着目不識丁的媽媽長大,純野生的情況下,終究沒有成為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,同時從小到大讀書一直比較輕鬆,想必是遺傳自爸爸,是爸爸留給我的恩澤。

女兒-楊淑萍:
對爸爸的記憶比較模糊,基本記不清楚相處時的樣子,只記得送葬時全村很多人到村口送葬,都在惋惜。

親情見證

時間人物關係人名事項證愛官(見證人)
2022年9月10日女兒楊淑萍親情回憶進程哥
2022年9月10日兒子楊海平創建傳記進程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