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爱网携手国内顶级家庭教育专家,如果您的家庭有夫妻不和谐、孩子沉迷游戏厌学抑郁等问题,请加微信y4882693咨询。

杨龙根(男-1950-浙江松阳)

来自证爱网见证爱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杨龙根,男,1950-1980,曾用名杨北斗,出生于浙江丽水地区松阳县,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。

人生经历

左上角为杨龙根
左上角为杨龙根

1950年农历4月24,出生于浙江丽水地区松阳县,父杨志高民国年间历任金华浦江县长、松阳县国民党党部秘书长、代县长,解放前夕去职。

本名叫杨北斗,家住松阳南门老街潘祠前弄2号,出生时已经是解放后,在松阳老街(现明清古街)度过了童年,童年时代经历了新中国各项运动,三反五反,三年饥荒时期。

因条件困难,文革后基本没留下照片,这张照片为杨龙根三兄弟和小舅舅小舅妈一家,后排左上角为杨龙根,后右为大舅潘铁英家表姐潘丽明,中间从左到右为杨文斗,小舅妈,小舅舅潘宗法,前排抱着为表弟潘松军,前右为幼弟杨文亮。

1964年小学毕业,学业优秀,只因家庭成分和时代原因没有继续读中学;

1966年,16岁的杨北斗到成屏一级电站工地工作两年;

1968年,响应国家号召,报名知青下乡去新疆,因人长得瘦小,没有通过筛选,改为下放松阳县水南乡潘村;

期间有一恋人,为镇上一商户女儿,因父亲曾在国民政府任职,家里成分不好,对方父亲坚决反对,无果而终;

下放到潘村后,改名杨龙根;

到1974年的六年间,在潘村学习农活劳作,期间以毛笔字出色闻名乡里,逢年过节,家家户户都请他写对联,乡政府写通告之类有时也邀请他去写,也担任过村里的会计,和同时下放潘村的知青蔡先明、潘绍喜来往密切;

1974年,经介绍和潘村王高明的女儿王坛弟结婚;

1975年农历11月21,大女儿杨淑萍出生;

1976年,携妻子和女儿到杭州访亲,游览西湖,住二姑杨仲熙家,同年用二姑赞助的200元再加上借款,在亲友们的帮助下,在潘村盖起房子,一家人终于有了遮风避雨之处;

1977年农历11月10日,二女儿杨淑红出生(原名杨淑晖);

1978年农历12月10日,儿子杨海平出生;

1980年初,知青开始返城,当时未成家的知青已经先返回城里,成家的知青还要等安排,也是因家庭成分等原因,最后安排到供销系统,去水南乡横山村负责代销店;

在横山村代销店工作半年后,突然生病,送到丽水就医,当时医疗条件不好,只知道血液不好,疑为急性白血病,农历6月24病逝于潘村。

葬潘村后山,2018年迁葬到双童山西麓,点这里导航到墓地位置

亲属关系

人物关系人名备注
父亲杨志高
母亲潘素婉
王坛弟坛为生僻字【石玄】
大女儿杨淑萍
二女儿杨淑红文松收养,曾用名:杨淑晖
儿子杨海平
大哥杨文松
三弟杨文斗
幼弟杨文亮
外公潘绍峰
外婆阙东凤
外孙王儒正母淑红
外孙女占笑妍母淑萍
孙女徐槿父海平,曾用名:杨徐槿
孙女杨菱纱父海平


亲情回忆

儿子-杨海平:
爸爸去世时我才二周岁不到,对爸爸完全没印象,对爸爸的印象都来自亲人和隔壁邻居的描述,从小听着村民们描述爸爸的事迹长大,每个人首先提到的就是他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很聪明,要不是文革,肯定是给大学生之类。
这样的舆论氛围也对我的学业产生了正向影响,每次成绩差了就会有种羞耻感,让我即使跟着目不识丁的妈妈长大,纯野生的情况下,终究没有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同时从小到大读书一直比较轻松,想必是遗传自爸爸,是爸爸留给我的恩泽。

女儿-杨淑萍:
对爸爸的记忆比较模糊,基本记不清楚相处时的样子,只记得送葬时全村很多人到村口送葬,都在惋惜。

亲情见证

时间人物关系人名事项证爱官(见证人)
2022年9月10日女儿杨淑萍亲情回忆进程哥
2022年9月10日儿子杨海平创建传记进程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