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爱网携手国内顶级家庭教育专家,如果您的家庭有夫妻不和谐、孩子沉迷游戏厌学抑郁等问题,请加微信y4882693咨询。
分類:潘姓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姓氏源流
(一)出於姬姓
西周初年,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被封在畢(今陝西省咸陽北),建立畢國。畢公高又讓自己的兒子季孫採食於潘,因氏焉。
東漢政論家、文學家王符(公元85--163年)著有《潛夫論》。該書的姓氏內容是繼《世本》之後現存最早的記載。該書《五德志〔一〕第三十四》說:姬之別封眾多,「潘、養……皆姬姓也。」
《廣韻》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的韻書,是在隋代陸法言《切韻》、唐朝孫愐《唐韻》等基礎上編修而成。該書《卷一·桓》的「潘」字下注周文王之孫「畢公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」。
(二)鮮卑改姓
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時,改鮮卑破多羅氏為單姓潘 [5] 。
清康熙末年,台灣岸里大社(今台灣省台中市神崗)酋長阿穆歸順清廷,被賜姓為潘;光緒時,台灣高山族相率歸化清廷,也被賜姓潘(這也就是台灣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)。
(三)漢化改姓
源於其他少數民族,屬於漢化改姓為氏。在今水族、京族、土家族、彝族、瑤族、仫佬族、回族、壯族、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,均有潘氏族人分布。
參見百度百科-潘姓